【精选】反思周记四篇
时间是箭,去来迅疾,转眼一周又结束了,这一周内让你有什么启发呢?这时就需要我们认真地写一篇周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周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反思周记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反思周记 篇1
期末考试在我们紧张而又忙碌的复习中结束了,好也罢,坏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喜也罢,愁也罢,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总结,积极反思,调适心态,再决将来。
这次期末考试不仅给我们查找自己不足的机会,还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考试就像捕鱼,每一次考试你都会发现鱼网上的漏洞,经过一次次的修补,一次次的捕捞,在中考的时候,你的知识与能力编成的鱼网一定已经是牢不可破的。这次期中考试,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经受了失败、痛苦和成功的洗礼,得到了磨练、反省和升华自我的机会,这正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期末考试取得了高分,固然可喜,因为它是过去一个阶段汗水的结晶。但这个成绩不能代表全部,不能代表将来。成功自有成功的喜悦,以此为动力,一路向前,将成功串联,才能铸就更大的成功。但是,失败也有失败的魅力,因为暂时未能成功,我们便有了期待,在努力中期待,在期待中努力,终究会迎来希望的太阳。成功不是骄傲的资本,失败却是努力的理由。某某人,为了发明某某物,失败多少次,才终于取得最后的成功,不应该只是作文时举例论证的材料。战之能胜是好汉,屡败屡战亦英雄。勤奋着,就是美丽的。
期末考试,不管取得怎样的成绩,都要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
反思周记 篇2
两个单元的学习愉快地结束了,我们进行了单元小测试,从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从试卷的表面看,一个有一个叉叉圈圈,一分,两分,三分,就这样,正确从笔尖流走,错误又被写在了纸上,一百分离我越来越远。经过我的分析,首先还是对课文的符号不熟悉,理解能力不太 强,不懂得多读句子,只管盲目地把答案写上,经过这次考试,让我更加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他不断把知识传送给我们,让我们的阅读更加丰富,理解能力更强。
语文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分数自然而然就提高了。我们不仅仅只要掌握几件事,而是整篇课文进行全面了解,不论是作者,还是文章背景,这样,才算是学习,学会。古 诗中标点符号一定要注意,经过本次考试,我才真正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一次考试,不是一次接受,而是一次挑战,挑战你的不足,挑战你的失误,找出原因进行反思,让你在失误中走向成功!
反思周记 篇3
一、激发兴趣
学生要学好英语,兴趣最重要。培养兴趣就成了教学教育的首要工作。开学初,我通过多种方式试着让学生爱上英语,试着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我教授了他们如何巧妙记单词。例如:December如何记住是12月呢?“D”相当于“底”一年都到底了,那当然是12月了;Capacity相当于一个cap能装下一个city可见它的容量之大。再如,我让他们大约了解了中外文化的差别。“龙”在中国寓意为王者,权力和力量。而在国外则是撒旦的化身,怪兽的代言词。通过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先了解英语,充满对英语的好奇心。
二、融洽的师生关系。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是刚刚离开父母,依赖性较强。于是老师还充当了妈妈的角色,通过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关爱,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重要性。而且初中生比小学生独立性强,自尊心也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尊重。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沟通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学生欢迎和爱戴的人。上课时我是学生的老师,循循善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胆求异创新;课后我却成为他们的好朋友,生活上,我是他们的父母,关怀备至。
三、抓单词,抓句子。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初一一学年我都在抓单词,我坚持单词把好关,基础稳扎实的方法。始终坚持狠抓单词,把好单词质量关,每天进行英语小测,但数量把握好,通常是8-10个。我认为初一的基础就是让学生会读,会写,能看懂句子,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单词。我要求人人能将每个单词读得准,默写得出,这一点已基本实现,并取得初步成绩。前半学期,学生积极性较高,可时间一久小测效果明显降低。于是,我争取了班主任配合,到后半学期,采取了分层次,根据平时分数给每个学生制定了一个小测分数,达到分数的同学则实行德育分的奖励,加强了学生学习单词的积极性。
在一定单词的基础上,要先把句子读熟了。有些同学很不熟悉语法,于是了解句子变的很重要。我主要是抓Grammar Focus的句子并默写。3A的文段要求中层和中上层的背诵默写,中下层的同学则挑出重点句子让其背诵。在句子中逐步熟悉句子结构和语法。从单词中理解句子,并在句子中巩固单词。
四、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只会消磨学生的积极性和新鲜感。于是我尝试了多种的教学方式,以下是我对几种教学方式的体会。传统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知识体系比较完整,但学生积极性教弱,课堂较枯燥;多媒体教学优势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操练机会较多,缺点是比较难掌握时间和控制学生,重点比较不到位;学生交由课堂讲解,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逻辑思维,并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的机会增加,但会遗漏重点,且有时会在一个问题上争执,时间浪费上较多。虽然各个教学模式多有其缺陷和不足,但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在不同模式下互补各自的不足。
五、教学反思
在本学年的教学中,深刻的感受到,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新的课程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运用英语。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尽量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当然在这一年的教学生涯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课堂上我总怕学生吃不饱,不知不觉地讲多了,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有时太过要求语法而忽略了实际操作。其次,作业完成得不令人满意,还时有抄袭作业的现象,一错皆错,一对皆对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两极分化现象仍然严重,有个别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还有部分学生写作能力上不去,课文、句型虽然会背诵会默写,但实际运用能力差,需要平时注意训练写作能力的培养。今后我将继续做到备书本,备学生,积极加强自身的课程改革理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活动教学观,争取做一名具有现代素养的人民教师!
反思周记 篇4
一年的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这一年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点简单的小结。
首先,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基础,还是基础。高考题目出的大都是基础知识,同学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失分。
二、平时讲课要注重积累,注重语言积淀,不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高考题目不是光靠这些专业知识就能完全解决的,比如说,病句题,同学知道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等,但是一个句子摆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出来它是不是病句,找不出错之所在,那么你所知道的这些专业知识等于是摆设,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而如果你语言积淀比较丰厚,对语言的感悟和把握比较敏锐,一读,就知道,这个句子有毛病,那就可以了,这可以就此判定这个句子就是个病句,没有必要非知道它属于哪一种错误类型不可,这叫多此一举。
三、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为作文准备素材。作文实际是生活经历、情感、观点的展示,一个人,要想写好作文,除了基本的写作功底、写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素材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腹内空空,想让他道出来点东西,可真是难为他呀。相反,如果同学头脑中积累有许多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就事实充分、材料翔实,就会得高分。不会像挤牙膏一样,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四、学过的知识要不断地回头复习。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高考试题中许多题目在课文都能找到原形,甚至有些题目就是书上的原句,但是有些同学早已忘得无影无踪,把不应该失的分给丢了,这就未免可惜了。为了避免这些分数的丢失,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及时回头复习。
五、适当的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毕竟是一次考试,和平时的考试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重要性不同罢了。为了让同学们及早地适应这种考试,就必须平时有针对性加以训练,但这种量不宜过多,过犹不及。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点训练以下几项内容:
1、书写的规范性;
2、审题的准确性;
3、答题的程序性;
4、时间利用的计划性。
六、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七、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
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
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
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八、管理至上,指导为重。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
①大量讲述;
②大量训练;
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
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
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
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
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
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
①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
②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
③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
④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
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高考是一次检阅,高考是一位老师;它检阅着我们老师教学的思路和教学的成果,它引导着我们走向更正确的教学之路。它让我看到许多教学的不足和缺憾,同时以肯定了我的一些做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未来的教学,我心中似乎越发清楚。